译文:臭名昭著的抛硬币

文 / Ole Peters 译 / 元否 本文通过“抛硬币”,简单介绍了未被直觉的遍历性破坏概念。这解释了许多看似能在集体上获利的事情,却在个体上得不到收益的现象。 2011 年,我在伦敦进行了一个时长 15 分钟的演讲。我演讲的主题是遍历性破坏( Ergodicity breaking),目标是如何将这个概念传达给普通大众。这次演讲,我试着用一个“抛硬币”的例子来解释遍历性经济学,并阐述这与其他经济学的区别。 这个抛硬币的模型叫“彼得斯硬币抛掷”。我与穆雷·格尔曼(Mur

基于Notion+Hugo搭建博客

鉴于对上一个博客的构建 md 构建的不满,这一次尝试了通过 Notion 来构建,方便自己写博客。 这次我使用的是github模板,根据 README.md 进行快速搭建,进展很顺利。以下是我将部署过程翻译了的内容。 使用访问 github 模板地址,点击右上角“Use this template”按钮创建一个仓库,选择"public" 权限。 有经验的话,可以将仓库重命名为“昵称.github.io”。 创建Noiton集成 使用 Noiton 账户访问

往下做限制

产品本质是把方法教给普通人用。 最近在设计数据产品,震撼于表间关系之复杂时,又惊觉一个问题:我自己都不会数据库表设计,怎么去设计一个能让普通人简单使用简单托拉拽,就能构建表关系的产品? 于是涌出了一个想法:设计工具产品时,本质是在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给不知道、不会用的用户。如果用户可以通过产品来使用这个方法,并且取得成效,那么可以说这个产品实现了用户价值。而且,通过具体的程序,用条件判断、算法推荐、自动化等更底层的方法,还可以减少人为失误的概率。这样,就可以帮助用户规避掉低级错

通过标记辅助记忆

归类和标记可以是逻辑上、思想上的进阶,最起码不应该通过载体进行分类,即视频、故事、项目、经验、教程,这种分类统统都是本末倒置。因为它无法告诉你,内容是什么。比如了解一个人,关注他/她从事什么领域,有什么兴趣爱好,会比关注他本身的性别更为有趣。 其次,标记是为了记忆,引出关联性。和贴标签强制递归不同,标记是自由的、散漫的。它可以以阿德勒心里学为基础,根据信息的来源和用途进行标记关联。这样,就不会把信息强制归类到具体某个类目下面,也就避免了因为物理存储上而导致的唯一性分类。理论上

图穷匕见

最近发现了一个市场营销策略:如果你希望为市场提供某种服务,那么你就需要尽可能地引导用户。比如人们觉得“Web3.0”不靠谱,而正好你正好是一个服务商。那你就需要把这个概念转化成一个机会——告诉人们去中心化的好处,这样你才能在未来中的竞争中获胜。 当你尝试把概念转换了一个视角,人们就对这个新鲜事物产生了兴趣。于是,幻想开始演变成一种需求,而你也有机会推销你的服务了。当然,大多数时候,你很难确定未来的趋势,但是一旦你压对了宝,你就会被推上神坛,坐拥千万流量。 所以,经常能看见想赚

去往人才密度深处

经常看到有人对实习生说,“一定要去大厂的正常部门,跟着走一遍接需求的流程,学着怎么工作,怎么与人沟通对齐,怎么 cover 住负责的需求。” 但我不敢苟同,我认为要往人才密度高的地方去。 能成为大厂,企业必然已经发展很久了。但这也容易堕入人与人的办公室政治。这个时候,实习生进场,可能只会幻灭——因为学的不仅不是技术,还可能是乱七八糟的人情世故。但要说给自己的履历添加光彩,毫无疑问,大多数人会立即倾向大厂,这可能是才是那句背后的意思。 而现在很多有能力的创始人,就是因为忍受不大

思考的积累

我认为补充深度的方法是培养主题探索的习惯。正如“鸡尾酒效应”,人只有在特定主题下才能关注到那些平时接触不到的信息。所以,我们平时就必须大量地进行主题探索,提前做足准备。这样,才能在遇到问题时产生强烈并且有深度的思考。 一开始面对这个疑问时,很多人会说,可能是平时积累不够,看得书不够、事情做得不够、修炼得不够。只要你坚持下来,随年龄和智慧的增长,思考也会慢慢有深度。 这话听着正确,可总少了一些可行动的方向,就像投资里永恒的真理——“低买高卖”。 我试图回顾一下,思考这个行为来自

看见成长的产品

和一个开发者聊到了谜底科技——一个小而美的团队,开发了很多优秀的小工具。相信你一定看过这样一张火遍 twitter 的图片。 这个 design 就是出自他们的产品,谜底时钟。服务本质上是一种持续性需求叠加个性化设计的小产品。但正因为足够小而特,反而很成功。 这给了我启发。 过去,我对产品的想法一直僵固在解决他人的烦恼,似乎忘记了优雅的力量。在《Show your work》中,作者同样道出了这样一个事实:人类群体中,只有不到 2%的天才才会做那些变革世界的事,而大多数人都只

经营自己

你可能会看到这样的作品集:设计师按照设计流程,通过项目背景、推导思路阐述他的设计方案、设计规范…… 但事实是,这样的作品集往往起不到效果,因为面试官根本没有耐心跟着他的思路一一推导下去。 那怎么样让作品集产生好的效果呢?我认为应该讲解决方案的故事,而不是什么分析过程。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先讲个段子:有一个人想要一个电钻,他走进了附近的超市,来到了工具区。在那里,他看到了各种品牌和型号的电钻,但是他并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于是,他开始询问销售员如何挑选电钻。销售员给他介绍了一些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