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ly #2:大学生活的一点点遗憾

🌆 封面图:滕王阁

南昌滕王阁

这周去了南昌玩!

🏫 大学生活的一点点遗憾

周二晚上去隔壁中南大学逛了逛。在一个陌生的、真正的大学校园里,静谧的夜晚,宽阔的马路上一个人都没有,远处的教学楼窗户里发出暖黄色的灯光。

恍惚之间,我会有一种感觉:或许某个平行世界的我,会在这样一所大学里,过上小时候想象中的大学生活。

中南大学的校园

(并不是因为中南大学就比 HNU 好,我一直不十分在意所谓的大学排名;只是这种陌生的大学校园,给了我一些想象的空间)

大学,在我曾经的理解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在这里能找到一群有意思的人,一起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然而,事实是,身边的大多数同学都忙着考研、考公或者卷成绩保研,仿佛一只只碌碌无为的蚂蚁,即使有空闲也将大多数时间花在平庸无聊的娱乐活动上,很少遇到真正有想法、有意思的人;这三年我自己也没做什么有意思的事。如果要细数的话,我觉得去年夏天当迎新班导的经历,或许是我做过的最有意思的事之一。

不知道这是我的大学本身不够好,还是这个时代的风气就是如此。每每在这样的环境里感到无聊,只能从一些书籍中与有趣和伟大的灵魂交流。从书中,也能看到一些世界顶尖高校里学生的学习生活,他们是多么有想法,他们的生活是多么有趣,多么充满激情!

大学,在我曾经的印象里,应该是一个传授「大行之道」的地方。在读到《浪潮之巅》介绍的「纽曼式大学」的时候,我真心觉得这就是大学应该成为的样子:学生应该相互学习,自由发展;大学应该传授「大行之道(Universall Knowledge)」,而非「雕虫小技」(书中继而介绍了斯坦福大学,着实令人羡慕)。然而,现实是,大学里的所有通识课程充斥着大量照本宣科的思想政治,几乎没有一点营养;至于专业课,则大多老师教的都是「雕虫小技」,念 PPT,读概念,讲政治,做题。很少能听到老师们对于专业、行业的宏观理解。

这导致我不知道去上课有什么意义:有的老师上课的内容就是把一些知识详细地给我们讲一遍,连 XSS、SQL 注入这些东西居然都要上课讲,明明网络上有大量的学习资源,自己实践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根本没必要来上课。退一万步说,网络上也有相同内容的、质量好一万倍的名牌大学课程,都可以免费参与。那么我为什么要赶这么远的路,到教室里去听课呢?我来上课自然是希望听到一些自学学不到的东西,或许是所谓的「大行之道」,或许是对专业、行业的理解,或许是从他们的视角看到的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这种理解处于我们本科生达不到的 level。然而,能听到这些内容的课(即我觉得值得上的课),很少。

(这或许也是和大多数同学的学习能力相适应的吧。身边太多同学,都是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老师不教就不知道自己学,老师上课让回去自学某些知识,还屡遭吐槽。不过每个人成长的背景、形成的习惯和观念不同,我无法评判。)

所以,有点遗憾没能经历我想要的大学生活。

(不过纵使如此,我还要感谢 HNU,感谢她自由和人性化的行政和管理、开放的校园、便捷的地理位置,特别是疫情三年的优良体验。我相信这一切已经打败全国 90% 的大学了,我已经很幸运了……)

🌐 基于 Tailscale 搭建「个人网络基础设施」的尝试

上周了解了 Tailscale 的 NAT 穿透原理,并搭建和配置了 Headscale 实现了虚拟组网。

然而,在实际使用上遇到了这个问题:在 iOS / iPadOS 上,系统限制不能同时启用两个 VPN 软件。这意味着,开启了 Tailscale 就必须关闭其他用于众所周知的目的的软件,「访问 VPN 中的其他设备」和「访问国际互联网」这两个需求不能共存。

如果有这样一种配置方式,使得我在设备上连接上 VPN 之后,既能够访问 VPN 中我的其他设备,又能访问国际互联网,同时达成这两个目的,那该多好!这样不仅解决了上述问题,我在任何客户端主机上需要进行的配置也大大简化了,本来要配置 Tailscale + 代理软件,现在只要配置 Tailscale 即可。

使用 Tailscale 实现这一目的是有可能的。

Tailscale 提供了 exit node 的功能。如果主机 A 将 VPN 中的一个结点 B 设置为 exit node 之后,A 节点所有访问外部网络的流量都要经过 B 进行转发。那么,通过 B 节点上恰当的配置,我们实际上是可以在 B 上实现类似透明代理的功能,即在 B 上安装代理软件,将经过 B 的所有流量转发给代理软件进行分流。这样,只要将所有客户端中的 exit node 设置为 B,就能实现前述目的。

这整套东西很酷!几乎满足了我对网络访问的所有需求。所以,我想了一个很酷的名字:「个人网络基础设施」。

以上的配置涉及到 Tailscale 的原理,以及 iptables 的配置,要学的东西还挺多。改天如果能够成功实现,写篇博客。😁

其实,我已经积攒了很多篇写了一半的博客。之所以没有发出来,是因为我认为它们其实没有达到我对自己博客内容质量的要求。折腾这些东西的目的是让它们成功跑起来,而写博客的目的是将它们讲清楚。后者的要求比前者要高不少,而我有时往往止步于前者「成功跑起来」这一目的。比如配置 PVE 核显直通,很多配置我并没有搞清楚具体是什么意思,然而配置了就成功跑起来了。要写成博客,还得进一步地学习。最近看到《Write For Others But Mostly For Yourself》中认为,由于想到他人会阅读自己的博客,写作过程中不得不将知识抽丝剥茧、深入理解。启动「internal BS detector」。所以,博客首先是提升自己认知能力的工具。

🚗 拿显微镜看《狂飙》

本周看了 b 站 up 主「食影双修」的《狂飙》系列解析。这才意识到以前看《狂飙》的时候,很多存在疑虑的点,都是主创隐藏的暗线。非常推荐观看!

《狂飙》这部剧,为了过审,删改了大量情节,进行了大量重新配音(独立声卡),真的太可惜了。按照原来的剧本,应该全程都会是很精彩的剧。不过这删减本身,似乎也成了一种展现当下创作环境的行为艺术……😅

下面是我超级喜欢的一张剧照。背景的暗红色不仅有政治意涵,更给人一种压抑和恐怖之感。

《狂飙》人物:赵立冬

🍲 你不知道的海底捞!

在海底捞,留下了很多令我印象深刻的体验。而从服务业的角度来说,这些体验或许可以说是令人震撼。

本周心血来潮看了《海底捞你学不会》这本书。本书作者深度采访了从海底捞基层员工、公司高管到创始人张勇等一系列人员,尝试揭开海底捞的秘密。这本书成书于 2011 年,现在已经过了 13 年,海底捞依然是长盛不衰、广受欢迎的火锅品牌。

一直以来,我以为海底捞是「巨头资本用最先进的管理理念打造的品牌」。然而本书讲述的事实是,海底捞是草根起家,创办时只有 8000 元的资本和北京的第一家店,总裁张勇是个电焊工。

其实最神奇的一点是,对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的要求,和对连锁餐饮规范化、流程化的要求,是相互矛盾的。海底捞是如何同时做到这两点的呢?(肯德基有一本厚厚的服务员规范手册,然而你一定体验过肯德基某些服务员态度并不好的现象)

海底捞的管理,反而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儒家理念,极其重视员工的集体认同,尊重每个员工。如孟子所言:

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简单来说,每个员工出于这种集体认同,真心地想要海底捞好;同时,从制度设计上非常注重放权,基层员工有很大权力,能有很大创新空间。我吃过很多家海底捞,除了统一的规范化服务之外,很多店服务员都会创造独特的体验,比如有的提供免费的冰粉,有的提供各种小游戏,有的针对预定客户会准备贺卡……之前饱受争议的「科目二」也是源于某个基层服务员的创新。

白手起家发展到火锅巨头的创业故事非常励志。这个品牌也非常独特和神奇。

🌐 中文互联网正在加速崩塌

最近很多地方都看到了这篇《中文互联网正在加速崩塌》。不过现在已经被微信 ban 了。本文指出,中文互联网正在加速崩塌,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前的中文互联网内容,已经几乎消失殆尽。本文认为原因主要是:1)企业由于运营原因关闭网站;2)互联网监管趋于严格。

作者以非常感性的笔触提出并评述了上述问题。其中发出的感叹我也十分认同。然而,对于我们对技术领域有足够了解的人来说,互联网内容的消失是必然的。

互联网从来都是一种服务。当我们访问一个网页时,空气中飘散着无数调制的电磁波,数不清的光缆里流过了无数的电信号,目标的服务器 24 小时待命,从磁盘到内存、CPU 都在不断地流过数据,为了处理我们的请求。这些都是无比脆弱的,并且不是免费的。

浏览一个网页,和阅读一份报纸或者一本书,本质上是不同的:打开一本书的动作发生时,和出版社、作者等都没有任何关系,即使作者离世、出版社倒闭,也不会影响我们对这本书的阅读。然而,打开一个网页的过程中,则是实实在在地向目标的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并获得响应。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流量为网页所属的企业增加了成本。一旦企业倒闭,服务器关机,网页就不复存在。这就好比:读者每翻一页书,出版社就要付出 0.01 元流量费;出版社一旦倒闭,所有书籍都无法打开。这对传统的信息传播来说是无法想象的。

现代运维技术使得服务能一直维持运行,连偶尔几次下线几个小时都已经被认为是十分严重的事故。这给大多数不了解其技术原理的用户带来了这样的错觉:网页和书籍是类似的信息传播渠道;一个网页似乎会永远存在下去。就像发明互联网那一代人的期望一样:互联网已经像水和空气一样,无处不在。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然而,只要自己搭建过网站就能知道,这种假象是多么脆弱。

这启示我们忽略这一层抽象,不能将任何网站看成长久存在的数据平台。只有自己本地的硬盘,才是长久存在的数据平台。有了这样的观念,对所谓「中文互联网的加速崩塌」,就不会感到奇怪了。

阅读本文后,我才发现自己其实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这才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和 self-hosted 的一切,不依附于任何其他平台,自己负责运维和管理。

📚 有好的译者,是书籍的幸运(二)

本周阅读了《This Explains Everything》的中文版《世界因何美妙而优雅地运行》。

这本书确实很吸引我。这个世界上一些非常聪明的头脑,在书中讨论了很多非常终极的问题。然而,读中文版的时候总觉得读不下去。去豆瓣上看了一眼,果然又是翻译的问题。

对照着英文版才发现,中文充斥了大量语言不通、错译。例如,《事实,虚幻,与我们的概率性世界》(Fact, Fiction, and Our Probabilistic World)这一章节里:

即便有着测量的误差,行星还是没有按照定律精密而准确地运行。

英文原版是:

Planets didn't follow laws with exact precision, even after accounting for measurement error.

使用任何翻译软件,都能翻译出「accounting for」是「考虑到」的意思;任何一个学过英语且智力正常的人,也都知道这里「accounting for」是「考虑到」的意思;正常的翻译应该是「即便考虑到测量的误差」,而作者偏偏将此处翻译成「即便有着测量的误差」。这句主语是「行星」,什么叫「行星有着测量的误差」?原文此处想要表达的是行星不精确运行是在考虑了测量误差之外的,而译者这么翻译容易让人误以为行星是由于测量误差,没有被观测到准确精密地运行。

本书充斥着大量这样质量的翻译。我实在无法想象,什么样的情况下会产生这样烂的翻译。

上一期《📚 有好的译者,是书籍的幸运》提到,「一个缺乏翻译素养的译者,其作品所造成的文化损失绝对不亚于一般的经济犯罪和刑事犯罪。」我将其与建筑设计相比较。然而,现在想想,缺乏翻译素养的译者的作品造成的文化损失,比缺乏艺术修养的建筑设计师造成的文化损失更甚:出版社买下了本书的独家版权,意味着几年内不会有更好的译本出版;如此多的中文母语者,多少人读了中文译本望而却步,其中导致了多么宝贵的文化的流失,特别是对于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这简直是严重的经济犯罪和刑事犯罪。

✨ 博客系统更新日志

全新重构博客后端。之前基于 Sequelize ORM 和 SQLite,然而 Sequelize ORM 对 TypeScript 的支持并不好,SQLite 也不方便拓展。这次彻底用 TypeORM 和 Postgres 重构了后端。也重新设计了 API 使其更符合 RESTful 标准。 前端根据 BEM 命名规范重构所有 CSS。如果说 Tailwind 适合绘制 Web App 的 UI,那么 BEM 更适合构建大型的、存在较多样式复用的网页项目。代码组织的最佳实践总能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

下周见!

文章来源:

Author:me@skywt.cn
link:https://skywt.cn/blog/weekly-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