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必备:使用Proxifier玩转代理

0# 概述在日常的渗透过程中,不管是前期的外部打点还是后渗透,代理总是绕不开的话题。在前期的外部打点过程中,扫描和渗透测试会不断受到WAF的拦截,需要不停的更换IP进行扫描和渗透测试;而在后期的后渗透过程中,通过Frp和Nps等等工具从入口点出网之后,也需要对接代理进入目标内网进行内网渗透。本文内容是我个人自己摸索出来的,也有可能别的师傅也有类似的方法哈哈。[...]

渗透必备:使用Proxifier玩转代理

0# 概述在日常的渗透过程中,不管是前期的外部打点还是后渗透,代理总是绕不开的话题。在前期的外部打点过程中,扫描和渗透测试会不断受到WAF的拦截,需要不停的更换IP进行扫描和渗透测试;而在后期的后渗透过程中,通过Frp和Nps等等工具从入口点出网之后,也需要对接代理进入目标内网进行内网渗透。本文内容是我个人自己摸索出来的,也有可能别的师傅也有类似的方法哈哈。[...]

闲聊知识管理课程

昨天在少数派看到@二一笔记的 Notion 课程已经众筹到了 39w ,对于知识管理课程,我没想到上线5天竟然有如此多人付费。基于此,简单谈谈我对这件事的理解。 声明:本文仅为个人胡说八道,别抬杠。 为什么有人买? 我的观点是:在内容看起来足够好的情况下,有部分粉丝会付费支持。 首先,作者在 B 站有 6w 粉丝,仅有 10 个视频,内容制作是非常用心的;视频的定位是做笔记软件测评,收藏量很高。我们都知道做笔记软件产品是非常卷的,我用(尝试/深度用)过的笔记软件至少有30

闲聊知识管理课程

昨天在少数派看到@二一笔记的 Notion 课程已经众筹到了 39w ,对于知识管理课程,我没想到上线5天竟然有如此多人付费。基于此,简单谈谈我对这件事的理解。 声明:本文仅为个人胡说八道,别抬杠。 为什么有人买? 我的观点是:在内容看起来足够好的情况下,有部分粉丝会付费支持。 首先,作者在 B 站有 6w 粉丝,仅有 10 个视频,内容制作是非常用心的;视频的定位是做笔记软件测评,收藏量很高。我们都知道做笔记软件产品是非常卷的,我用(尝试/深度用)过的笔记软件至少有30

闲聊知识管理课程

昨天在少数派看到@二一笔记的 Notion 课程已经众筹到了 39w ,对于知识管理课程,我没想到上线5天竟然有如此多人付费。基于此,简单谈谈我对这件事的理解。 声明:本文仅为个人胡说八道,别抬杠。 为什么有人买? 我的观点是:在内容看起来足够好的情况下,有部分粉丝会付费支持。 首先,作者在 B 站有 6w 粉丝,仅有 10 个视频,内容制作是非常用心的;视频的定位是做笔记软件测评,收藏量很高。我们都知道做笔记软件产品是非常卷的,我用(尝试/深度用)过的笔记软件至少有30

闲聊知识管理课程

昨天在少数派看到@二一笔记的 Notion 课程已经众筹到了 39w ,对于知识管理课程,我没想到上线5天竟然有如此多人付费。基于此,简单谈谈我对这件事的理解。 声明:本文仅为个人胡说八道,别抬杠。 为什么有人买? 我的观点是:在内容看起来足够好的情况下,有部分粉丝会付费支持。 首先,作者在 B 站有 6w 粉丝,仅有 10 个视频,内容制作是非常用心的;视频的定位是做笔记软件测评,收藏量很高。我们都知道做笔记软件产品是非常卷的,我用(尝试/深度用)过的笔记软件至少有30

闲聊知识管理课程

昨天在少数派看到@二一笔记的 Notion 课程已经众筹到了 39w ,对于知识管理课程,我没想到上线5天竟然有如此多人付费。基于此,简单谈谈我对这件事的理解。 声明:本文仅为个人胡说八道,别抬杠。 为什么有人买? 我的观点是:在内容看起来足够好的情况下,有部分粉丝会付费支持。 首先,作者在 B 站有 6w 粉丝,仅有 10 个视频,内容制作是非常用心的;视频的定位是做笔记软件测评,收藏量很高。我们都知道做笔记软件产品是非常卷的,我用(尝试/深度用)过的笔记软件至少有30

闲聊知识管理课程

昨天在少数派看到@二一笔记的 Notion 课程已经众筹到了 39w ,对于知识管理课程,我没想到上线5天竟然有如此多人付费。基于此,简单谈谈我对这件事的理解。 声明:本文仅为个人胡说八道,别抬杠。 为什么有人买? 我的观点是:在内容看起来足够好的情况下,有部分粉丝会付费支持。 首先,作者在 B 站有 6w 粉丝,仅有 10 个视频,内容制作是非常用心的;视频的定位是做笔记软件测评,收藏量很高。我们都知道做笔记软件产品是非常卷的,我用(尝试/深度用)过的笔记软件至少有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