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的古董
看了iPhone 11的拆解,想对比一下30多年前的另一巅峰之作:Watchman。
所有人都知道索尼的Walkman随身听,但是听说过Watchman的肯定极少极少。
那么Watchman是什么呢?
“手表人”?
在80年代早期,富裕极了的中国家庭大概会有一台9寸或12寸黑白电视,吸引着方圆几里地的亲戚围看《姿三四郎》和《霍元甲》。
那时我们对手持电视这种东西一无所知,只能说贫穷限制了想象力。
Watchman诞生于1982年,总共生产过多达65个型号。我最近淘到的这个是85年版本。
▲只为参考尺寸,请忽略本人玉手
有没有好奇它是怎么把CRT显像管和Tuner塞进去,然后用4节5号电池驱动高压包的呢?
一
Walkman当年在中国的地位比今天的iPhone高很多,拥有Walkman的同学大概和今天拥有奔驰车的自豪感差不多。
移动互联网诞生前,普通人的娱乐集中在视听(AV)领域。而在这个领域,霸主肯定是索尼。
索尼是苹果的前世吧。
和苹果一样,索尼的几乎所有产品,都比其它品牌贵。
虽然贵不少,但选索尼总是没错的。
这就是“信索尼大法”的由来,也是索尼“Make.Believe”的口号最接地气的翻译。
按惯例,简单回顾一点我自己感兴趣的历史,然后再看一下Watchman的拆解图。
二
1963年,飞利浦开发出我们后来用的这种小尺寸盒式磁带后,日本厂商都同意每盒交6日元权利金,除了索尼。
大贺典雄居然最终让飞利浦同意向全世界免掉了专利费。
大贺不是井深和盛田挖来的张勇,而是请来的乔布斯,而且请他用了10年。
虽然飞利浦少赚很多钱,但也许是英雄相惜,从此两家公司在CD、VCD、DVD和蓝光标准大战中成为铁杆盟友并取得全胜。
飞利浦在Natlab开发出小型激光光盘技术后(插入广告:《ASML's Architects》作者Rene的另外一本书),大贺特地飞到埃因霍温去看,被折服。
双方合作制订了CD的标准,在飞利浦提供的激光和光学技术基础上,索尼提供数字音频技术和改进系统设计。
飞利浦光盘的原设计是直径11.5厘米播放1小时,但身为音乐家的大贺典雄固执地坚持一定要录完整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追求小尺寸想把光盘放兜里的飞利浦反复反对无效,最后只好让步把CD加大一圈到12厘米约75分钟。这就是我们今天CD的尺寸。
索尼CD机是80年代初推出的。不过对于当时刚从苦难中翻身的中国老百姓来讲,它们也是不存在的。
直到进入了90年代,我们都还在听磁带。
三
20年前的MBA案例里总是讲索尼的Betamax和JVC的VHS录像带大战。然而历史告诉我们,一时的胜败并不重要。
日本人好像并未为中途岛扼腕。他们只花了30年就重新站到世界的潮头。
1946年战败的废墟上诞生的索尼,第一个产品是个失败的电饭锅。
到1975年,日本家庭彩电的拥有率已经超过90%。
录像机开始成为新热点。然而以环球影业为首的美国公司控告索尼,宣称家庭拥有录像机是非法的,因为录取电视节目是一种侵权。
官司打了8年一直到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最后大法官们艰难地以5:4判索尼胜。Time-shift(时移)成为一个合法的理由。
但这场诉讼索尼并不是获益者,因为它的录像带大战输了。
80年代模拟时代的Betamax失利后,90年代索尼飞利浦阵营的VCD成为短暂的数字标准。
由于盗版成本远低过录像带,VCD成就了中国从模拟到数字的弯道超车。
低劣的VCD碟片使超强纠错的爱多和步步高等公司一飞冲天。
美国倒是因为录像机和录像带的巨额存量,画质不高的VCD没有流行。
接下来的DVD标准之战中,索尼联合飞利浦对阵东芝、松下、先锋和JVC。结果在电脑巨头IBM、微软和惠普等调解下,最终没打起来。
十年后索尼和飞利浦携蓝光卷土再战,对面的HD DVD阵营更强大:这次东芝背后站着英特尔和微软,还有环球、派拉蒙和华纳。
结果索尼横下心,巨额补贴PS3成为最划算的蓝光播放器,惨胜。
然而流媒体就开始统治市场了。日本家电则开始被边缘化。
步步高倒是靠蓝光培养了OPPO和后来一加手机的国际化人才。
只能说是沧海桑田。
四
索尼推出过的产品太太太太太太多了,自己的历史网站都不能列举,东京的索尼博物馆更是连百分之一都没有。
看来索尼不怀旧,创新仍然是它的DNA。
关于索尼的兴衰沉浮,网上无数文章给出了看似有理的分析。我只能说,非常遗憾真正有深度的一篇都没有看到。
接下来,我们看看这款Watchman的小身板里面,是如何藏着大乾坤的。
主电路板看着还算中规中矩,毕竟是那个时代,只有一两颗芯片。
底下高压部分就有点吓人了,外壳上写着:防止电击。这里把几节干电池变成370伏,。
再打开的话,就可以欣赏横置的显像管和集模拟时代之大成的一团乱麻了。
应该说,设计这样一个袖珍机器需要的经验大于现在设计一个数字电路产品。
幸运的是,除了模拟器件要补点课,我们的工程师基本跳过了那个时代。
索尼在过去半个世纪一直保持着无敌硬件实力,只可惜总是缺乏另一个基因:软件。
文章来源:
Author:IT之家
link:https://www.ithome.com/0/446/8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