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稍后读流程
我的稍后读流程这个月做了些调整,并且试运行快一个月,简单记录一下优化后的心得。整体来说,还算达到预期。主要通过三个部分来介绍,分别是:我对稍后读的理解、之前流程和现在流程。
什么是稍后读
稍后读,顾名思义就是把想读的内容通过某种方式存起来,后面再找时间读。比如我们平时看到不错的公众号文章后会考虑加入收藏,或者添加到浮窗,甚至会保存到稍后读软件,比如印象笔记、Cubox、Readwise Reader 等;希望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再拿出来读。哈哈,其实是「稍后再也不读」。
保存值得读的文章对我来说有三个价值:第一个是方便后续检索,在 AI 时代,数据的价值会更有价值了,当你积累到足够多的数据时,喂给 AI 后可获得更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第二个是有的文章因为某种原因会被删除(404),如果及时保存再想读的时候可以找到;第三个是专门的时间来读,不影响当前的流程(比如在聊天),其次微信阅读体验可能不太好,部分稍后读阅读会做一些优化,比如划线、高亮、AI 辅助阅读、自动生成摘要等。
从本质上来说,基础需求就是数据备份和阅读体验;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软件都可以做到,并没有较大差异,毕竟基础需求就是这么简单。我自己用过的有印象笔记、Cubox、新枝、知了等,感兴趣的话,搭建可以体验下。
之前的流程
我的信息来源比较简单,首先是 RSS,这个占据 90% ,比如 Newsletter、Blog、媒体、政府公告、YouTube、Bilibili 等,我用的是 NetNewsWire (https://netnewswire.com/)进行订阅管理,阅读时候大多数是电脑,少数时候是手机,几乎每天会刷1-2次;其次是新闻媒体(财新 App)、公众号(并非全部都看,主要看星标的号足够),占比 8%,大约 2-3 天看一次;最后是在聊天或者其他地方(即刻、小红书等)中发现的信息,占比在 2% 左右。内容形式可能有文章、图片、PDF 等。
平时看到的文章会直接转发到 Cubox 微信助手(类似印象笔记),它会把帮我保存;如果是电脑端的话,通过插件也可以保存网页,基本上的软件都可以做到,不用局限某个工具。@派大鑫 分享过一个 Tips:可以把在用的平台拉一个群,然后保存文章的时候直接丢在群里就好,非常好用,推荐尝试。
把多个平台助手拉群 figure { flex: 1; text-align: center; margin: 0; } figcaption { display: block; text-align: center; }
后续大多数是「搜索」为主,当我需要查看某些信息的时候,我就会去对应的软件搜索,然后整理信息,阅读相对比较少;一方面内容很多,并不会真的去读,这些产品的阅读体验相对一般;另一方面 Readwise Reeder 的阅读体验更好一些,真的需要读的内容,我会保存在 Readwise Reeder 中读,笔记能自动同步 Readwise ;这里有另一个微信助手可以实现从微信保存到 Readwise Reeder 里。
figure { flex: 1; text-align: center; margin: 0; } figcaption { display: block; text-align: center; }
现在的流程
由于我的笔记系统已经全面从 Obsidian 迁移到 Craft 了,在保证离线(本地可编辑 and 可以导出标准的 md 格式)的情况下,还不需要考虑同步问题,特别是移动端存储信息更加方便。此外,Craft 还有一个特别的功能是日记,每天可以新建一个以当天日期命名文件,还不会污染已有笔记,所以我干脆将想读的文章丢到当天的日记中,非常的方便保存,特别是在移动端,打开浏览器就分享就可以;这一点相对 Obsidian 来说,也是方便的地方哈哈。
Craft 添加流程 figure { flex: 1; text-align: center; margin: 0; } figcaption { display: block; text-align: center; }
最终的效果就是会记录我在处理信息的重点,亦或者完成某个行动。这个对比上面的好处就是我可以在知识库中搜索到,信息统一汇总在一起啦;其次我可以与已有的内容结合起来,建立进一步联系。
示例:12月1日记录 figure { flex: 1; text-align: center; margin: 0; } figcaption { display: block; text-align: center; }
由于这个方式是保存原文链接,如果原文 404 的话,就看不到;而从 Cubox 等产品保存的话是可以看到的,因为这类产品都做了备份。我的解决办法是从心态上放弃,放弃对保存信息的执念,放弃看不到的担忧,因为只要值得看,一定可以利用搜索引擎、社群等方式找到的,所以不用担心。(感谢那些存储信息的朋友们
关联阅读:My App Defaults 2023
文章来源:
Author:i@demochen.com (DemoChen)
link:https://demochen.com/posts/202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