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独立阅读者(二):怎么阅读科普类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刘未鹏的微信公众号「思维改变生活」,pongba_mindhacks。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讲科学证据,本来是个好事情,这些年大众读者经过泛滥的鸡汤文和灵魂写作的洗礼之后,慢慢觉悟到说要看科普文章,最好看有文献引用的,有出处的那些。

但是科普也分好科普和坏科普。重点不在于是不是科普,而是是不是靠谱。

尤其是现在泛滥的公号、媒体(中外皆如此,并不是外媒上的文章就更可靠),为了保持更新,为了出稿,常常是看到一篇新的论文,只要论文的结论看上去有些噱头,就赶紧发个文章来「解读」一下(science writer也是有生存压力的好吗),因为「来自(这里往往会强调「一项最新的」)科学研究」,而且末尾引用了文献来源(绝大多数连引用都没有), 所以看上去很是高大上(@张怡筠 就常常发这类「一项研究表明」类的文章)。

本来大众的阅读注意力和认知资源就有限,大家都是希望「你给个准话,咱没时间慢慢考究」,所以这种看上去很美的「科普」文章就很容易误导人,有的时候,反而比一眼就看得出来就是「个人经验」的文章更容易误导,因为后者别人本来就是把你当一个「opinion」来看的,所以内心有一定的先验防御,而前者在普通读者一眼扫过去之后看到「研究」啊「最新」啊「科学」啊以及一些英文文献字眼之后,就很容易下意识的把它当做「fact」来看了。

我们知道科学的精髓在于研究方法论,而不是结论本身。如果把科学研究方法论看做一个「管道」,从一端进去的如果是客观事实,那么从另一头导出来的,也更可能(也只是「更可能」,而不是绝对)是客观事实。但如果从一头进去的是垃圾,另一头出来的,仍然是垃圾。这就是著名的「garbage in, garbage out」(垃圾进,垃圾出)原理[1]。

此外,社科类,心理学类的研究,常常面对的是一个多变量的复杂系统,得到的A->B的关系往往很不「纯洁」。

举个例子:就拿孩子和父母同睡(co-sleep)这个在研究界撕了有十几甚至几十年的问题,主要被讨论的两个点:一,同睡和死亡风险的关系。二,同睡和孩子心理发展的关系。这两个关系,都受到大量的调节变量(moderator variables)的影响,而一个具体的家庭,要不要和孩子同睡的决定,几乎总是取决于诸多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结果。

一个大而泛之的「同睡增加了孩子的死亡风险」(在一些情况下会减少),或者「同睡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在一些情况下会不利)这样的结论,几乎可以说对于生活中具体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毫无帮助,徒增焦虑。因为取决于调节变量的不同,同睡对婴幼儿死亡或心理发展的影响可能增强、减弱、甚至反向(例如从积极影响变为消极影响)。

一个简单的鉴别科普文章所引用/基于的文献的质量的办法:期刊质量/被引用数/作者是谁/哪所大学/议题是否有争议/研究所用的方法在证据链上的强度(Level of Evidence[2])。

例如「同床睡真的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吗?有研究提出了相反的观点」[3]这篇公号文章(@夏天的陈小舒)所引用的研究:

Santos, Iná S. ; Barros, Aluísio JD ; Barros, Fernando C. ; Munhoz, Tiago N. ; Da Silva, Bianca Del Ponte ; Matijasevich, Alicia. Mother-child bed-sharing trajectories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at the age of 6 years.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October 2016 published online. 15 January 2017, Vol.208, pp.163-169.

这篇文章的期刊质量中等,也不是一流研究机构/学校的一流作者,被引用次数暂时为0,研究的问题属于争议问题,最重要的是,研究方法属于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4],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的证据强度是比较弱的,大致排在第三级,在prospective cohort study(及其systematic review)和RCT(及其systematic review)的后面[2],因为retrospective study用的是以前收集的数据来验证新的(之前收集数据的时候并未想到的)hypothesis,而不是先确立待测的hypothesis再针对这个hypothesis来量身定做最适合的数据收集(prospective study)。这个关键差异带来的问题就是,在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中,hypothesis所需要的关键数据可能是缺失的。

例如该研究缺失的一个关键数据就是「父母当时是否是选择和孩子同睡的」(相对于随机受控实验中的随机安排的),别小看一个「选择」,选择背后隐藏了太多看不见的因素(隐变量),例如父母的教育程度,社会经济情况,文化,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解释的偏差(例如有的父母可能对孩子的情绪和行为过分焦虑,所以选择和孩子睡),孩子本身是否已有睡眠问题(所以导致父母选择去和孩子睡)等等。除了「是/否选择」之外还得加一个「是出于什么原因选择的」。没有这些关键的核心变量,在表层研究相关性,得到的结论只能说是浮光掠影。(这里顺便推荐一下 @咱说 的一篇短文:《论花式社会心理学研究》[5])

至于研究的结论:「早期&长期同睡和孩子的心理健康可能有负面的关联性」。既不能(像媒体文中说的那样)推出「同床睡并不会有利于孩子心理发展」,也不能推出「对孩子睡眠本身也没有好处」,也不能推出「同床睡有让孩子更加焦虑和抑郁的倾向」。

这就好比问「吃饭能够改善健康吗?」,说「统计意义上吃饭对健康有益」其实没多大意义。有意义的是「细分结论」:对于营养匮乏的人,对于经济状况非常差的地区来说,会改善健康状况。对于正常人,多吃少吃点无所谓,既不会改善也不会损害健康。对于肥胖者,则吃得多反倒损害健康了。而对于厌食症患者,看起来是缺营养,但光靠吃本身又解决不了问题,而要往更深层看。

而文章中声明的「研究有明显的缺陷」也不能掩盖以上这几点春秋笔法所透露出的写作意识形态,实际上文中之所以提到「研究有明显缺陷」也只是因为原文主体是抄/译自redbook的一篇英文报道[6](顺便说,这篇英文报道质量同样也不咋地)中也有这么一句,而作(译?)者自己后来加上的内容又沿袭了自己的意识形态,所以如此拼凑起来的文章读来就有点人格分裂风——前面刚说了研究有明显缺陷,后面就开始言之凿凿了。

所以这项研究有什么意义呢?也许就是指出可能性吧?那可能性是怎么发生的呢?也许是同睡的父母更缺觉,缺觉的父母更焦躁,焦躁的父母的孩子更焦躁,这样的因果通路吧。然而这既不新鲜,也用不着研究来证明,生活常识已经明明白白摆在那里了。而同睡对一些敏感孩子的安抚作用,安全感的正面影响,也摆在那里了,也是生活常识,(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如果真想全面了解研究中涉及到的复杂的因果和相关性以及怎么正确看待它们,还是推荐从《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入门)。

那遇到常识碰常识两难的时候具体怎么决定?「说这么多,有没个准呢?」答案是「当然没个准」,家家情况本来就不同,怎么能一概而论呢?It depends。具体咋办可以问问有大量一线经验(常识),有科学思维,同时又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态度的人,也可以自己用心体会和观察自己孩子的状态,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条件和限制,去做一个折中。而且绝大多数时候选择也不只是一个,也很难去判断好赖,更不用说「最优」了。

放宽心,别执着于「唯一正确」、「非黑即白」和「最优选择」这三个大坑就好,只要不突破底线,人都是有弹性的。

如今号称科普的育儿公号和媒体越来越多,知乎上的相关问答也越来越多,但总体而言的观感是大部分都不值得看(还是有少部分不错、且值得看的,一个识别的关键是,看看ta是在「追新」,还是在讲那些深层的、深刻的、也常常是简洁的成长和发展的心理学原理和大方向),如果要看,也带好以上心智工具,不然容易瞻之在左,忽焉在右,诚惶诚恐,不知所从。

最后,回到co-sleep,今年有一篇review是这样的:

Mileva-Seitz, V. R., Bakermans-Kranenburg, M. J., Battaini, C., & Luijk, M. P. (2016). Parent-child bed-sharing: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burden of evidence. Sleep medicine reviews.

论文倒是好论文,可说实话,如果我孩子刚出生,我看都不想看这些,能陪就多陪陪娃,没精力陪就让娃自己睡,遇到天使娃不反抗就开瓶香槟庆祝一下,遇到实在不配合的娃就想想有没有曲线救国的办法,实在搞不定就找个靠谱的睡眠专家、或者多向各个大孩子的父母(过来人)打听打听然后自己再去权衡,真要担心不陪孩子睡带来负面影响就白天多陪陪娃补偿一下,如果孩子状态正常那就连补偿也免了。

比起论文中的数据,当下的孩子才是最科学的证据,特别是小的孩子,什么都摆在脸上。学会观察、体会和理解自家这个特定的娃,也许比什么科学文献的证据强度都高,只要不被自己内心的执念(很多这些执念都是被一些坏科普文吓出来的)拽着一条路非要走到黑走到绝就行,你要做得离谱了孩子的反应和状态会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

但你得看见它,像之前听说的这种任由孩子在门外哭号抓门一个小时指甲都挠破了也要坚持睡眠训练的,抹了辣椒水不能阻止孩子吃已烂掉的手还准备继续上老虎凳的,那都是对孩子的状态已经眼不盲心盲了,这种情况不必让ta补课发展心理学,而是需要解锁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的、但长期被糟糕的教育和信息传播污染和屏蔽的感受力。

还有心理学专业的称「发展心理学很厚一本书,简单说就是立规矩和讲道理」呢(摊手)[7],还有心理咨询师打孩子被孩子吼「我恨你!」之后和妻子「相视一笑」呢[8](「一本正经地干着荒谬的事情」)——当然,这都是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但话说回来,知识再好,也不能全然凌驾于生活经验、常识,和我们与生俱来的父母本能。

末尾留一个彩蛋:有兴趣增加科学阅读技术素养的同学,可以去看一下内在动机和外部奖励的关系,有一个著名的论战,是关于「外部奖励」是否削弱「内在动机」的,Deci和Cameron大战了好多年,互相抡在证据链上处于顶端的meta-analysis,最后也没有一个简单的定论(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可见心理学领域的结论有多么难(简单地)下。这个论战随便从哪一篇看起都行,例如[9]。

微博评论精选:

咱说:仅对育儿主题,我的观点:第一,没必要看科普文,尤其不必看最新研究的科普,争议话题可看一流期刊上的综述的科普版;第二,看美国最新最流行的儿童心理学教材,教材中的结论大部分都经得起时间考验(但是可能存在跨文化差异),也培养批判性思维;第三,看大牛写的科普书,获取系统化育儿观念。

emma_程:感觉像是一个悖论,能够辩证看问题的人这类文章看了开头可能就走了,想要相信这类文章的人,内心已经对这个结论有期待,他想要跟文章一样的结果。而至于原本不相信这个结论,看完以后焦虑的人,更多的是期待像你一样的驳斥文章的出现。

沉默的马大爷:对于像心理学这样混乱的领域,「一项最新的研究」坑爹的概率很高,所以那种介绍单个新研究的科普文章看着图一乐就好,不必太当真。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arbage_in,_garbage_out 
[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vels_of_evidence 
[3] http://mp.weixin.qq.com/s/swaEBQMqM1kr3Vq3YpuNag 
[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etrospective_cohort_study 
[5] http://weibo.com/p/1001603849702675202978 
[6] http://www.redbookmag.com/life/mom-kids/news/a46714/study-says-sharing-a-bed-could-be-bad-for-kids/ 
[7] http://weibo.com/1882579600/Dk9PoBwrg 
[8] http://weibo.com/1882579600/DeRZny1cE 
[9] Cameron, J., Banko, K. M., & Pierce, W. D. (2001). Pervasive negative effects of rewards on intrinsic motivation: The myth continues. The Behavior Analyst, 24(1), 1.

我是你的信息过滤器

想了解作者最近在关注什么,欢迎 Follow 刘未鹏pongba@微博
想了解作者在阅读哪些书,请到 pongba@豆瓣,或者直接访问以下四个豆列:[只读经典]思维改变生活 | [只读经典]思考的技术与艺术 | 决策与判断 |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书籍资源导引 。

本文由 刘未鹏 发布在 刘未鹏 | Mind Hacks, 2016. | 5 条评论 | 标签: 思维改变生活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以及原始超链接: http://mindhacks.cn/2016/12/01/independent-reading-part2/

文章来源:

Author:刘未鹏
link:http://mindhacks.cn/2016/12/01/independent-reading-par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