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快《小通鉴》——通鉴注我 03

如果不知道读《通鉴》如何写笔记,不妨读一读冯唐的冷门小佳作《小通鉴》。

《小通鉴》是为典型的卡片合集。

每篇品读分为三张卡片,第一卡片是原文,需精读;第二卡片是冯唐的通俗翻译,辅助阅读;第三张卡片才是精华,凝聚冯唐企业管理经验的精华。

第三张卡片读来极爽,表面讲的是用人管理,实际上说的做人处世的深刻道理,内中结合了冯唐读《毛选》、《孙子兵法》等著作的心得。 如果你一定历史基础,读来必定会心一笑,点评毒辣,言语毫无忌惮,豁然开朗。

历史点评未必孜孜不倦的长篇道理,短小精悍,津津乐道,也可让人若有所得。以下摘录几段:

论《通鉴》——多数人以为这是帝王教科书,此中不外乎长篇大论,但冯唐却这样说:

在活下来的政治正确的知识分子当中,选才情文笔最好的前二十个,花三五年的壮年时光,追述上朝全过程中的力量消长、大奸大猾、丰乳肥臀、排得上号的凶杀色情。行文中很少用形容词和副词,不试图简单总结时间流逝中的必然,而是采用禅宗的公案教学法和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让本朝第二、三梯队的才俊们通过对具体事件发生发展结束的掌握,体会世道人心,培养常识判断……事件的选择更精细,凶杀更凶,色情更色,世道人心更凸现,是才俊们快速补脑的阅读捷径。

论仁德——多数人以为是儒家传统的仁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天伦道德、礼教秩序,但冯唐却这样说:

所谓仁德,不是善良,不是慈悲,不是不敲寡妇门,而是知道轻重好歹,知道与人分利,知道进退隐忍。刘邦、司马懿、朱元璋身上共同闪烁的,项羽、曹爽、吴三桂身上没有的,就是这里所谓的仁德。

论名将——多数人一国军事之强劲主要依靠名将,名将越多越多好,一骑当千,令人闻风丧胆自然所向披靡,但冯唐这样说:

对于一把手来说,重要的不是知道吴起、韩信、林彪这类名将如何用兵打仗,重要的是知道如何使用这些名将。通常,名将都比文官(不含苏东坡之类文学爱好者)难使,越能干,越难使。

名将常见的优秀品质是聪明,大胆,吃苦,令手下轻生死、不重视现世。他们不需要经过多少分析,本能地知道对手在某个时间点的命门是什么。对于如何打击命门,旁人百思不解的答案自始至终就写在他们的脑海,比如「如何让猫主动添自己的肛门?」林彪们说,给屁眼涂上最辣的辣椒面。

秦国统一六国靠的不只是白起和王翦这几个名将,靠的更是军事战略家、军事绩效文化的制定者和守护者,靠的更是稳定的后勤资源保障。如果论功,秦国统一六国的前四位人物是秦孝公、吕不韦、商鞅、郑国,白起和王翦排不上。

论奇才篇——多数人以为奇才是天纵,可遇不可求,多是横空出世,一鸣惊人,但奇才也会「小荷才露尖尖角」,冯唐这样说:

一般的人才有一般的培养套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读万卷书,能读进去,充分吸收二手信息,比较、鉴别、总结、归纳前人智慧,形成自己的见识。行万里路,能沉下去,亲尝一手信息,懂事、懂人、懂自己,管事、管人、管自己,修炼自己的成事能力。“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多几个反复,世事通明,人事练达,对自己欲望和肉身驾轻就熟,仿佛骑了一匹骑了几十年的马,仿佛挥舞一把用了几十年的剑。这样知行合一,如果运命风水阴德等等人为不可控因素在正常范围内,事儿会越做越大,官会越做越大,直到才德不济。

不可否认奇才的存在,天生能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年纪轻轻,论天下如拨云见日,两把菜刀出门闹革命,满村满镇的姑娘小伙争先恐后跟着赴汤蹈火。如果不信,可详读曾国藩早期的家书和日记、毛泽东一九二零年十二月一日给蔡和森、肖子昇的长信。

论战略——多数人读《通鉴》为的学会眼观大格局,学会制定战略,以为学会战略,自然马到成功,但「战略是想出来的还是做出来的?」,冯唐这样说:

在管理实践中,常常会遇到一个似乎不该常常遇到的问题:「战略是想出来的还是做出来的?」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往往是前线领军人物,他们指挥千军,实操成功,回头想想他们的成功经验,往往发现,运气的成分居多,或被逼到绝路,或者没太多其他选择,埋头苦干十来年年,茹毛饮血,一抬头,世界五百强了。这其中,没有多少战略规划的成分。

读《通鉴》多了,再读当今的公众号文章新闻多如嚼蜡,现世种种不过过眼云烟,不如再读一遍《通鉴》。

读书多了,自然知道好书由时间选定,但若适时适地遇到一本恰到好处的冷门佳作,就会颇感幸运,读来开心,兴之所至,马不停蹄,一口气读完。

《小通鉴》,值得推荐。

文章来源:

Author:笨方法学写作
link:http://www.cnfeat.com/blog/2019/05/14/Mirror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