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

跟朋友吃饭,聊到了他的传奇历史。十年前他还在给人家看仓库,一个月四千多,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 PHP 的书,摸起来学了一把,搞了一个可以增删改查的 Demo,感觉自己已经牛逼得不行,觉得这个行业很有意思,于是跑出去面试,很显然,四处碰壁……他没有放弃,厚着脸皮继续找工作,甚至跟人家说,不要钱,有啥不懂的给时间学习就行。没想到经过不舍的努力,找到了一家月薪两千的工作,开心极了。从那个时间开始,遇到什么不懂的就埋头学习,啥能挣钱就学啥,别人还在用 jQuery 码前端的时候,他把

不恋过往,知难而行

依稀还记得,5 岁的我就进入了小学学堂,比好多孩子都早了一年,因此后来不管是上大学还是走进社会,我都是同届年龄最小的那搓人,也一直觉得自己是最年轻的,这种感觉在内心驻留了许久,直到最近,才发现,自己已不再是少年。走进商场里,购物车里坐了个娃,看着我笑;去楼下取个快递,屁股后面跟着个娃,追着我跑;躺在床上,枕头边多了个娃,盯着我看……随着孩子的长大,父亲这个角色愈演愈入戏,如今真的意识到了自己已然是一位父亲,身上兼受着满满的爱意,以及责任。都说两岁半的孩子,进入成长的第一个叛逆

从用户嘴里找答案

我经常看到很多产品的用户反馈区充满了火药味,产品觉得用户是白痴,用户觉得产品是沙雕,造成这个局面还是在于产品对待用户的态度,因此客服的角色扮演十分重要。客服和用户之间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信息差,因此大部分答疑工作本质就是消除信息差,这就让客服的工作变得比较机械,容易在用户面前失去人性的关怀;客服潜意识会认为自己是在帮助用户了解产品、熟悉产品和使用产品,因此用户的谩骂和抱怨应该忍着,或者同样地,以牙还牙。其实换一个视角,一个产品最终的受众仍然是这群看似跋扈的用户,能够在反馈区留言的

善用工具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

大概五六年前就开始使用各类清单软件管理 TODO List,清单管理的本质是对时间的管理,在这方面有很多成熟的方法论,比如四象限管理法、番茄工作法、FAST 四部曲、GTD 工作法等等,早几年对时间管理理解不足,使用总是会出现这么几种问题:分类杂乱,基本都是按照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这四类进行分类,最后分着分着发现颗粒度太大了清单项目的处理时间非常集中,忙的时候很忙,闲的时候很闲无限拖延,TODO 一大堆,基本全部超期,而且还不断有增量,后面就不想管理了其实核心的问题就那么几

先处理情绪,再解决事情

先说说近况吧,好些日子没来写东西了,这显然是出了点问题的,毕竟再忙也不能停止思考;)最近,孩子开始上托班了。每天清晨,她都会爬到我的床边,瞅着我,用小脸磨蹭着我,把我整醒,接着陪她刷牙、洗脸,送她上学。等把她送到学校,恰好就赶上了杭州的早高峰,因此,相比前几月,就少了些许写字的时间……最近都在干些什么呢,说起来也很有意思,我从前端工程师的角色转换到了运维角色,换了换口味,在阿里云上折腾业务,还是挺开心的。DevOps 本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工种,它的技术域很宽,需要掌握的东西很

工作上的几个道理

去年的某个夜里,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恍惚中陷入了对工作的沉思。思考之际,一会儿有一句话从脑子里冒出来,我的手也没闲着,把那几句话给记录了下来。最近翻出来读了两遍,好像有几分道理,给大家分享一下:1、有些事情,要选好时机再做。理解公司的发展战略,理解老板们的想法,搞清楚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必须现在做,什么事情是好事但是现在做还不是时机等等;说到底,就是搞清楚这件事给团队带来的价值,给团队带来了价值,才能体现这件事情的价值,才能体现你的价值。2、很多事情看起来很难做,似乎凭个

技术同学在业务中的成长

上周看到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大意是,“公司里头有很多部门,大部门的人员成长比小部门要好,可这也出现几个问题,一个是在大部门有机会去造大轮子,有更多场景,而小部门主要是在做业务;二是大部门内部晋升压力大,要是放到小部门可能早就升了,如何解释这些现象?”什么是业务?一个程序员走向成熟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是他能够看清技术的本质,不再为那些高大上的名词和所谓的权威言论而为之动容。抱着这样一个共识,我们接着去讨论,什么是轮子?在公司里,可以看到两种类型的团队,一类是以技术专业为集合的

忙着找方法,没时间做事情

二狗子是个兴趣广泛的人,他特别喜欢琢磨新鲜玩意儿。有一天二狗子突然想学习拍照了,于是买了一个 Sony 微单,发现默认摄像头是个定焦的,适合拍拍风景,于是又买了个 sigma 摄像头,拍拍人物,紧接着学习了一大堆光圈控制技能和拍摄技巧,然后把摄像机放到抽屉里吃灰了,至今没有拿出来 🤪二狗子觉得之所以没有拍出好看的照片,还是相机过于笨重,不便于随身携带,而且操作起来特别麻烦,几个摄像头换来换去也容易把人搞烦躁。有一天他看到了同事买了个大疆无人机,经常在朋友圈发好看的视频。二狗子

work-life balance

最近几天加班比较多,起得晚,所以晨课停了几天,后续还是得恢复习惯,保持下去。就聊一聊为啥最近比较忙吧。转岗来蚂蚁金服的语雀团队差不多一个半月了,由于之前在淘宝团队呆过五年,换到阿里另一个大团队,就像是换了个项目组,没啥特别明显的高原反应。适应环境对我来说是一件再轻松不过的事情了,可能最大的不一样是,又有机会去接触一批优秀的同学,找到几个有意思的灵魂。如果你好奇为什么我可以快速适应,下面也可以简单聊一下:首先,从业务中找到归属感,大家认识你最快的渠道并不是面对面的聊天,在一个项

给自己找个导师

端午节那几天,与国外的几个朋友约了两场 video chat,一场是输出,一场是半输入半输出,感觉还是挺不错的,沟通的过程中,还了解了不少 Facebook 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公司文化,说实在的,感觉跟自己还蛮契合,要不是暂时不想出国,可能都会尝试投投简历,😄印象最深刻的是,Facebook 的 mentor 文化,什么是 mentor,可以简单地理解成引路人、导师,一般这个人在综合能力和视野上比你优秀一些,他可以在你职业发展之路上提供有用的建议和帮助。事实上,我在阿里这几年,